三伏天天灸🔥
- Health Enlighten
- 2022年7月4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「三伏天」是小暑至處暑間,一年中最潮濕炎熱的日子,地面吸收太陽的熱力,「三伏天」過後天氣開始轉冷。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、第四個庚日為中伏,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,合起來稱為「三伏」。伏,藏也。庚五行屬陽金,有很強的收斂、肅降作用。在「三伏天」進行天灸能協助把太陽的熱力收藏到體內,驅散體內陰寒之氣,將「邪氣」連根拔出,使人體陽氣充實、正氣旺盛、抵抗力增強。到了冬天就會少發病或病情減輕,甚至不發病。所以有冬病夏治的功效。
天灸會用辛溫助陽的藥物敷貼在背部穴位,以溫經散寒。人的後背屬陽,督脈主一身陽氣,從後背的正中通過,足太陽膀胱經在督脈的兩旁。當寒邪來襲的時候,如果讓後背溫暖起來,一身的陽氣就會強盛,能夠抵抗寒邪。

天灸適合虛寒體質,尤其經常在冬天寒冷日子發病、或每進食生冷、或進出冷氣間而加重病症的人士。包括哮喘、鼻敏感、久咳、慢性支氣管病、容易感冒、消化不良、胃脘脹痛、腹瀉、痛經、手腳冷冰、關節冷痛等病患。
《黃帝內經》︰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。」人體正氣充足,邪氣就不容易侵襲,不容易生病,要增強抵抗力,應注重飲食、作息、順應四時等養生。
想了解是否適合做天灸,歡迎查詢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