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米
- Health Enlighten
- 2024年3月5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已更新:1月23日
《黃帝內經》:「五穀為養」,說明五穀類作用養護生命,不能不吃。古代用米湯治病,特別對病後調理有良好效果。大米色白入肺,為肺之穀,味甘,能補肺益脾、止煩、止瀉。藥用以陳久之穀米為佳,或將白米炒焦,《本草綱目》:「新粳熱、陳粳涼」。因此炒米多用於止瀉健胃、除煩止渴。
糙米是稻米去除穀殼,仍保留精製白米被去除的種皮、果皮、糊粉層,含有豐富營養及維生素,是稻米的精華,補肺的功效更強。

補虛、調理
白米粥性平味甘,能補虛損,老幼皆宜,病後、產後及體虛者尤為適合。白米湯有益氣、養陰、潤燥的食療功效。《本草綱目拾遺》:「米油滋陰長力,肥五臟百竅。力能實毛竅,最肥人。」,米油是指浮在米粥面上的一層粥液,其滋陰益氣潤燥功能最佳。
治消化不良
飯焦功效幫助消化、止瀉,適用於消化不良、食積、久瀉不癒。
身體虛弱、久病初癒、消化力減弱者及老人、嬰幼兒、產婦適宜食粥。
配合生薑、陳皮、栗子或淮生同煮食用,可健脾養胃,強壯筋骨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