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
2023世紀暴雨後流感爆發?
9月本應是秋老虎來臨,乾燥的天氣卻反常世界各地暴雨成災,原來都會令人埋下病根? 秋天是豐收的日子,卻變為破壞農作物的時候,秋冬便儲備不足。人身處天地之間自然受天氣影響,今年大暴雨把農田沖散,多處山泥傾瀉,持續的陰雨天亦令人體積存過多濕氣,在本應乾燥的秋季對健康影響更加深遠。...
2023年9月2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病魔潛伏體內蓄勢待發😈
有無試過身體過敏不適,用藥物禁住症狀,以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,卻反覆發作,症狀愈來愈嚴重,發作愈來愈頻密、迅速,每次持續時間愈來愈長? 身體受感染時,免疫力會與致病源打扙,如果打扙中途服藥抑制免疫力,軍隊鳴金收兵,敵人就會像忍者般埋伏體內,等待下次身體感染,內外夾攻。...
2023年5月1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同時患有以上4個病,要服幾多種藥來醫治?
太陽病 不停鼻水噴涕(鼻敏感) 小便頻急痛 (尿道炎) 頸後髮際皮疹(濕疹) 手指關節僵硬(關節炎) 最近遇上一個案例,同時患有以上4個病,看似不相關,不同的炎症、過敏反應,要服幾多種藥來醫治? 患者四處睇醫生,但每次康復不久又再復發,而且愈來愈頻密,身體檢查亦未找出問題。...
2021年12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8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促進身體解毒排濕的穴位
介紹一個促進身體解毒排濕的穴位 現代環境受各種毒素污染,例如重金麠、農藥、微膠粒等,不少飲食及生活用品都含有各種人工合成物,某些行業亦會經常接觸化學物質,例如裝修、理髮、汽車維修等。當毒素進入身體,未能代謝排出,長期積累到身體不能負荷就會發展各種奇難雜症及慢性病。...
2021年9月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解毒排濕的穴位 --- 分支穴
現代環境受各種毒素污染,長期積累到身體不能負荷就會發展各種奇難雜症及慢性病。 分支穴 位置:在肩胛骨與肱骨連接之分叉下 可以把手放腋後方,兩塊骨的交接處按壓 功效:能解藥物中毒、食物中毒、毒蛇、有毒昆蟲咬傷、 化學品中毒;也治療乳腺炎、慢性濕疹、尿道炎、...
2021年9月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夏天更加要保護消化系統
七月放暑假,正是小暑大暑的時候,天氣炎熱,悶焗,時晴時雨,暑濕盛而容易有腸胃不適。介紹幾個胃經穴位: 1. 足三里 定位:小腿前外側,外膝眼(犢鼻)下四橫指,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,當脛骨前肌中。 足三里有多種功效,能補益氣血,調整腸胃消化系統功能,例如:胃脹、胃痛、食滯、消化...
2021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本身太燥底了,食荔枝會生痱滋便秘,有無方法令個人無甘dry?
可以試下龍眼,補而不燥,同荔枝都是滋補肝脾,養血生精。 一般味甘食品都是補脾的,但過量食甜點會太膩滯,反而阻礙消化,而龍眼卻能補陰生血,而不助濕,不阻礙脾的消化功能,更勝補血中藥,例如當歸、地黃等。除了味甘益脾,龍眼多汁質潤能生精,滋潤心、肝,能降火而消煩熱。...
2021年7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陽氣不足,則九竅功能失常
耳鳴、鼻塞、睡眠窒息症、喉嚨有異物感、吞嚥不暢等小病,雖然不影響社交生活,卻令人感到困擾,而做盡各項檢查,包括腦掃描等,都查不出原因。黃帝內經就早有記載: 《黃帝內經‧生氣通天論》“陽不勝其陰,則五藏氣爭,九竅不通。” 這句意思,若果人的陽氣不足,五臟之間相生相剋的狀態失去...
2020年12月2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0 次查看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